数字印刷呈现两种需求
去年一度非常“吃香”的电子书,今年却变得乏人问津。据一些数码产品经销商透露,今年以来,电子书产品的价格差不多每月降价100元,但销量却节节走低。以电子书市场的龙头企业汉王科技的一款产品为例,其去年同期的售价高达2500元,而现在仅售1400元,店家还向购买者赠送礼品,即便如此,消费者也不买账。随着汉王电子书的滞销,这家企业也从去年资本市场上的高科技明星迅速蜕变成为亏损大户。
电子书的快速衰落与平板电脑的崛起直接相关。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的销量高达103.67万台,环比增长32.5%,而电子阅读器的销量却环比下降了4.28%。和上网本一样,电子书的功能比较单一,就是电子阅读,没有其他功能。而平板电脑的功能比上网本和电子书加起来的功能还要多,且价格也不比这两种产品高多少。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电子书与平板电脑孰优孰劣,一比便知。作为过渡性电子产品,电子书被平板电脑替代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如同风行一时的寻呼机最终被手机所取代一样。
电子书的快速衰落令人不禁联想起通信设备制造业。近年来,通信设备的价格逐年下降,增量不增收的趋势日益凸现。电信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包括全球顶级设备制造商在内,整个设备产业的利润率持续、大幅下降,很多厂商普遍感觉产品卖不上价、生意难做,当乙方的滋味不好受。是不是市场需求萎缩了呢?其实未必。有一个现象值得人们思考:去年全球前五大电信设备厂商的利润总和,抵不上苹果公司一家。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都抢着要和苹果公司合作,以引进苹果公司的iPhone为荣。同样是制造商,苹果公司在与电信运营商的关系中变成了甲方,其强势地位的确立,道理非常简单:iPhone能够帮助运营商赚钱。
电信运营商正在从传统的语音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随着语音业务的资费不断下降,运营商ARPU下滑的趋势没有获得根本扭转,成本压力必然会不断向上游的电信设备商传递。“像卖白菜一样卖电信设备”的日子也许有一天真的会到来。而要避免这样的结局,设备商也要跟随运营商转型的脚步,加快自身的战略转型。既要帮助运营商考虑如何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更要帮助运营商考虑如何通过这个新网络提升ARPU、改善赢利状况。运营商对电信设备的需求始终是存在的,只要设备真的能够帮助运营商赚钱,即使价格高一些,运营商也是可以接受的。程控交换机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卖到数百美元一线,运营商还是排队抢购,原因就在于程控交换机能给运营商赚来更多的钱。
电信设备商转型的另一个方向就是从单纯的提供设备到服务外包。靠服务来赚钱,已经成为全球顶级设备商转型的一个重大方向。爱立信等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服务对于设备研发制造来说,就是增值业务,无形中提高了设备的附加值,也是降低单纯设备供应风险的重要出路。而在服务外包上,国内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姚传富)
来源 :人民邮电报